你的位置:首页 > 新闻动态 > 行业资讯

《食品营养标签通则》即将实施 细看标签选对食品

2019/12/25 21:38:02      点击:

卫生部近日宣布,明年1月1日起,《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预包装食品营养标签通则》正式实施。专家表示,现代社会,要想吃得营养、健康应当从购买环节着手,在购买食品时,应该关注营养标签提供的各类营养素含量,根据自己身体状况选择合适的食品。

  食品标签雾里看花

  近日,记者走访了多家超市发现,虽然通则尚未正式执行,但超市里销售的部分食品已提前贴上了营养标签,不过,仔细查看后就发现,不同产品的营养标签参差不齐,很多消费者表示“看不懂”。

  营养标签标注参差不齐

  卫生部近日在新闻发布会上发布,《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预包装食品营养标签通则》将于2013年1月1日施行,这标志着我国将全面推行食品营养标签管理制度。

  《通则》规定,预包装食品应当在标签上强制标示四种营养成分和能量(“4+1”)含量值及其占营养素参考值百分比,“4”是指核心营养素,即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钠,“1”是指能量。

  不过,记者走访市场后发现,一些预包装食品的营养标签虽然已经提前上岗,但不同产品的营养标签标注大不一样。

  在“美好时光海苔12g装”的包装袋上,记者看到“营养成分表”上除了列出了能量(240kj)、蛋白质(2.6g)、脂肪(0.8g)、碳水化合物(2.8g)及钠(324mg)外,还标注了膳食纤维(0.8g)、钙(16mg)、铁(0.8g)、磷(30mg)的含量。而且,记者注意到,该营养成分表是以每份(12克)为单位的。

  而在“edo梳打饼162克装”包装上,标注的营养成分中同样列出了能量(1842kj/千焦)、蛋白质(10g/克)、总脂肪(12g/克)、碳水化合物(72g/克)、钠(709mg/毫克)这5个元素的含量,不过,记者发现,该产品直接将营养成分按每克进行标注。在该表格的脂肪一栏,分为饱和脂肪(8g/克)和反式脂肪(0.35g/克)。碳水化合物也分为糖(3g/克)和膳食纤维(13g/克)。另外,还列出了胆固醇的含量13mg/毫克,钾的含量109mg/毫克及钙铁的含量。记者还发现,标签中还列出了维生素A和维生素C,虽然含量为0。

  在“太平梳打饼干400克装”上,同样印有营养成分表,该产品按照每100克中,含有的能量、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钠的含量进行标注,在该营养成分表后,记者还看到厂家用星形标志提醒消费者“每100克饼干含有4份(每份约4片饼干)”,消费者李阿姨对此表示:“我算了半天,也没明白厂家这个提醒说的是什么,本来标签就让我犯糊涂,加上这句提醒,我更晕了。”

  中国农业大学食品学院营养与食品安全系副教授范志红表示,按新《通则》规定,能量、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和钠是“规定动作”,其他项目都是“自选动作”。

  中国营养学会副理事长杨月欣教授表示,卫生部于2008年发布实施了《食品营养标签管理规范》。“它鼓励企业标注营养标签,但这不是强制性的,现在市场上还有很多不合规的现象。比如每100克固体食品的能量少于或者等于170千焦时,才能在包装上注明‘低能量’的字样;‘高钙’、‘无糖’、‘高蛋白’等同样有量化要求,而很多食品企业在这方面不合规。”

  消费者直呼看不懂

  对于营养标签,消费者无疑是欢迎的,因为能更直观地了解食品的营养价值。不过,记者采访中,不少消费者直接表示“即使看了也看不懂”。

  家住定福家园的辛女士告诉记者,她以前采购食品,主要看牌子、价格和口味,没有注意过营养成分。“这次听说了以后特意看了一下,但发现看不看都一样,因为根本看不懂。以‘热量’这一项来说,有的产品计量单位是千焦,有的却是千卡,根本搞不清楚。”

  23日,记者在欧尚超市随机采访了10位消费者,他们都表示不知道营养标签里的营养成分具体是什么。以某品牌牛奶为例,该产品将能量、蛋白质、脂肪、饱和脂肪酸、碳水化合物、膳食纤维、糖、钠、钙一股脑全列在营养成分表上面。消费者童女士对此表示:“很多产品都是用每100克的含量来标,还要根据我吃的量来换算,实在是太麻烦了,反而是按一整包为单位进行标注,我还能吃得明白些。”

  采访中,不少消费者表示,既然要注明成分,就应该更通俗易懂,让大多数老百姓都能看懂,或者在含量旁边标示人体一天应该吸收的标准值,进行对照。

  杨月欣指出,科学研究和国外管理经验证明,食品标签上的营养信息可以帮助公众做出合理膳食选择,可使居民减少饱和脂肪、胆固醇和钠的摄入,增加膳食纤维摄入,是预防膳食相关慢性病的良好手段。

  她指出,从2013年1月1日起,营养标签标准作为强制标准,食品生产企业需要按照《通则》相关规定进行标签的规范化,不仅要标示营养成分和能量(“4+1”)含量值,还需标明其占营养素参考值百分比。届时,食品是否有营养,营养是否平衡,将一“标”了然,从而从生产源头上来解决食品营养平衡的大问题。“换句话说,企业将不得不遵从均衡营养、健康第一的准则进行产品研发和生产控制,否则将失去市场。”

  不少产品未见营养标签

  目前距离标准实施还有不到4个月,记者走访市场发现,不少预包装食品都未标明“4+1”的含量值及其占营养素参考值的百分比,只标示出了配料表。

  在嘉顿香葱薄饼、河南烩面、乐事波谷脆、默香酥饼等产品上,记者只看到配料表,没有营养成分标识。另外,在部分酱油、醋、食用油产品上,记者也没找到标注营养成分表。

  据了解,根据国际食品法典委员会颁布的标准,营养标签是指使消费者了解产品营养特性的标签内容,有助于促进膳食营养平衡,从而达到预防和减少营养相关疾病的目的。营养标签一般包含三个部分,即营养成分标识、营养声称及营养知识指南。

  据业内人士透露,日益上涨的产品包装成本是企业积极性不高的主要原因。也正是考虑到企业的“难处”,卫生部虽然在去年10月12日就发布了《通则》,但将正式实施的时间延缓到了明年初。

  此外,很多消费者对于食品营养表中数据的真实性也持保留态度。

  杨月欣认为,企业一旦标注了食品营养表就代表了对消费者的承诺。近两年,我国在营养标签的标示率上虽有大幅上升,但由于只能靠企业自愿,很多没有专业检测人员或财力有限的中小食品企业选择不标注。

  另外,在对预包装食品是否标注营养成分的分类上,《通则》将预包装食品分成了强制标注与可以豁免两大类。如袋装休闲零食、饼干、冲调饮品等;速冻饺子、包子、汤圆、虾丸食品等速冻米面食品和冷冻调理品;单项营养素含量较高、对营养素日摄入量影响较大的腐乳、酱类等,从明年起都需强制使用营养标签,注明能量和主要营养素的含量,否则不得出售。

  而现制现售食品、生鲜食品;包装较小的产品;食用量小的产品则被豁免可以不标营养成分,其中包括生鲜蔬菜、水果、生鱼、木耳、蘑菇等。此外,因天然矿泉水、饮用纯净水、酒类产品不能提供营养素,也被豁免可以不标。

  另外,杨月欣提醒,为做好《预包装食品营养标签通则》实施前的准备工作,标准设立了过渡期限。2013年1月1日后生产的食品,应当严格按照标准规定执行。2013年1月1日前生产的食品,可在食品保质期内继续销售。

  具体而言,饼干、酱油、肉酱、腐乳等过去很少标注营养成分的产品,以及过去有标注的速冻食品、奶制品等,均在强制性标注之列。

  读懂标签有助科学饮食

  《食品营养标签通则》实施在即,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营养与食品安全所副所长马冠生强烈呼吁消费者学会看食物营养标签。他说,食物营养标签中提供了食物营养和健康信息,如果能够看懂食物营养标签,老百姓就可以通过阅读标签来合理地选择食物。选择更适合自己与家人的食物,才能良好地保证健康。

  吃得健康应从购买开始

  现代社会,人们已经从吃好向吃得健康转变。可是如何才能吃得更加营养与健康呢?针对这个问题,马冠生的回答是:食物的营养与健康应当从购买开始。

  他说,在选择食品的时候,成年人往往会以自己的口味为喜好,家长往往会以孩子的口味为喜好,买回不少不健康的食品。为了不浪费,大家往往会将不健康的食品全部吃下。因此,想要吃得健康,控制购买这个源头非常重要。

  马冠生举例称,他们曾经对比过营养状况好的孩子和营养状况不好的孩子家庭的食物购买情况。

  对比后发现,营养状况好的孩子,其家庭购买食物种类非常丰富,食物搭配也合理。相反,营养状况不好的孩子,其家庭购买食物种类较为单一,食物搭配也很单调。从这个调查可以看出,购买行为和选择行为与人们健康是密切相关的。

  4+1标注有助合理选择食品

  国家营养调查结果显示,我国居民既有营养不足,也有营养过剩的问题,特别是脂肪、钠(食盐)、胆固醇的摄入较高,是引发慢性病的主要因素。

  杨月欣表示,食品营养标签是向消费者提供食品营养信息和特性的说明,也是消费者直观了解食品营养组分、特征的有效方式。

  新规定中要求强制标示的四种营养成分中,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属于大多数食物中都有的营养素,这三种营养素也是人体所需能量的主要来源,因此一般的营养标签都会标示。而钠是食盐的主要成分,对此进行标示,能提醒国人改变口味太咸的膳食习惯。至于能量,则是食物产生的热能,一般以大卡表示。

  据介绍,一些发达国家除了“4+1”外,还会标示钙、胆固醇等含量供消费者参考。专家表示,标示“4+1”,有助于顾客根据自己的健康状况和营养需求,合理选择食品。如牛奶中的蛋白质含量丰富,而一些奶制品尽管味道很浓,实际上蛋白质含量并不高,如果食品标签上明确了实际含量,就能有效引导顾客。

  营养素参考值很重要

  很多消费者反映看不懂食品营养标签,很大的原因在于他们不了解这些含量标识数字的含义。其实,食品营养标签上还同时标示了所含营养成分占营养素参考值的百分比。只要你注意观察营养素参考值,看懂营养标签就会变得很简单。

  预包装食品标签要求必须在标签上标示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钠4种营养成分和能量的含量值及其占营养素参考值(NRV)百分比。

  杨月欣指出,所谓营养素参考值,是指食品营养标签上比较食品营养素含量多少的参考标准,是依据我国居民膳食营养素推荐摄入量(RNI)和适宜摄入量(AI)而制定,有一个专门的计算公式。

  中国营养协会给出的每天人体所需摄入热量的参考值为8400千焦耳(KJ),如果某种饼干食品的实测热量值为1823KJ,根据公式计算,饼干的标签上需要注明热量的NRV值为22%。这就是说一袋这种饼干提供的热量占每天机体需要热量的22%,另外还需要通过其他食物摄入78%NRV(即6577kJ)的能量来满足机体当天的需要。

  以此类推,就能计算出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和钠的含量,消费者可以根据当天已经摄入量,来避免过量摄入营养素。记者在康师傅桶装红烧牛肉面上看到,营养成分表上标明每100克中含钠1990毫克,占到每日营养素参考值的99%,而该产品面饼加上配料的重量已超过100克,也就是说,一天吃一包该产品,所摄入的钠就已经超标。

  另外,专家提醒,只需在网上搜索“中国居民营养素膳食摄入量”,便可查看到不同年龄、性别的人,每天需要的各类营养成分是多少。如果消费者能够记得每天应摄入多少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等,那么,在选择产品时,自然会格外留心去看营养成分的标示。

  营养标签不仅仅是营养成分表

  对于普通消费者来说,也许营养成分表是最为直观的营养标签,不过,事实上,营养标签可不仅仅只有营养成分表这一项。

  据专家介绍,营养标签包括营养成分、营养声称和营养知识指南。营养标签指必须标示能量、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和钠。

  营养声称,包括营养素含量声称、含量比较声称、营养属性声称。其中,营养素含量声称指能量或者某营养素含量“高”、“富含”、“低”、“无”等的声称;含量比较声称是指能量或者某营养素与基准食物或者参考数值相比“减少”或“增多”的声称;而营养属性声称,是指食品原料特性的声称,如“强化”、“增加”、“天然来源”、“纯果汁”的食品等。

  至于营养知识指南,是指食品营养标签中对某营养素维持人体正常生长、发育和生理功能作用的声称。新标准规定,营养标签上标示的营养知识指南应当科学、准确、通俗易懂。符合《营养声称和营养知识指南准则》的要求,不得暗示或声称营养素防止或治疗疾病的作用,不得宣传产品功能。

  肥胖人群更要学会看标签

  肥胖是许多慢性病的基础。肥胖是由于能量摄入过多,超过能量消耗而使多余的能量以脂肪的形式在体内积聚。因此预防措施是控制进食量及经常进行体力活动。

  专家提醒,肥胖人群在购买食品时,更要学会读懂营养标签,选择合适的食品,限制能量、脂肪、碳水化合物的摄入。而通过标签可以直观的计算出每日摄入量,从而实现控制体重的目的。

  □他山之石

  国外食品营养标签标示

  美国:营养标签采用的“食品单位”都是最符合人们生活习惯的量度单位,如一杯、一勺等。该单位后面也标注了精确的公制单位,如“克”,目的就是为了直观,也方便人们与类似产品进行比较。

  英国:为了让消费者更能看懂营养标签,英国推广了“交通灯标签”,即在食物包装的正面以红、黄、绿三色标志来显示食物中含有的特定营养素的含量的高、中或低等级。

  澳洲和部分欧洲国家:推行了“营养素度量法”,即由专业第三方机构根据不同人群的营养需要先制定出营养成分组合模式,比如健康食品、低脂食品、低钠食品等,只有当食物符合这一模式,才可做出相应的营养标签,方便消费者选购。